5G落地进入爆发期,赋能10大技术“引爆”元宇宙(上)
首页 > 行业 >
5G落地进入爆发期,赋能10大技术“引爆”元宇宙(上)
返回
5G落地进入爆发期,赋能10大技术“引爆”元宇宙(上)
发布时间: 2022-03-11
浏览次数: 4030

放眼全球,5G预商用已有五年,在用户规模、网络覆盖、终端发展等方面都远超预期。数据显示:2021年底,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,5G基站总量占到了全球60%以上,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.5万个,且在国内拥有超过1万个5G应用案例。


然而,就在5G应用加速落地的同时,我们发现,现有的5G技术,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应用场景中,已经开始表现出“力不从心”的状态。速率、容量、时延以及可靠性方面,并不能100%满足场景的需求。


图片


难道被人们寄予厚望的5G,还是难当大任?当然不是。之所以会出现5G“力不从心”的情况,主要原因在于——我们现在只用了“半个5G”,且应用场景中的5G并非一项孤立的技术当它与其他核心技术融合时,才会发挥出真正的价值,并加速元宇宙的到来!



本期内容将先为大家介绍“半个5G”,以及5G是如何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边缘计算、北斗技术相互赋能的。下一期推文将在元宇宙的背景下,继续带大家探讨5G与数字孪生、AR/VR、8K、区块链技术全面开花的发展趋势,敬请关注。文末还可参与话题讨论哦~





 “半个5G” 


5G爆发期来临,是时候让毫米波登场了



5G虽然标准是唯一的,但频段却有两种。一种叫Sub-6 GHz频段,频率范围是6GHz以下。另一种叫毫米波频段,频率范围是24GHz以上。我们国内目前只商用了Sub-6 GHz频段的5G,没有商用毫米波频段的5G。所以,5G的全部能量,并没有得到彻底释放。图片


首先,从技术的角度来说,毫米波拥有四大技术优势:


  • 提升速率:目前想要进一步显著提升网络的速率带宽,只能在频谱上做文章。Sub-6 GHz频段最大100MHz的频宽,而5G毫米波,频带达到200MHz-800MHz。

  • 更低的时延:5G毫米波的时延可以做到Sub-6GHz的四分之一。

  • 体积小巧:毫米波的波长很短,所以,它的天线非常短。这样一来,毫米波设备的体积就可以进一步缩小,拥有更高的集成度。

  • 高精度的定位能力:毫米波的定位,可以精确到厘米级甚至更低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汽车都在采用毫米波雷达的原因。



图片


而针对毫米波穿透能力弱,覆盖距离短的缺点,现在更先进的多波束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善了毫米波的覆盖问题,实现了非视距传输,完全可以满足商用需求。


综合毫米波的优缺点,最适合它的应用场景,就是机场、车站、剧院、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,以及工业制造、远程控制、车联网等对时延非常敏感的垂直行业场景。从具体的应用领域来说,虚拟现实、高速接入、工业自动化、医疗健康、智能交通等,都是5G毫米波的用武之地。




 一、5G+物联网 


5G杀手锏业务的应用探索



物联网是5G影响最大,同时也是受益最大的领域。业内认为5G是为万物互联设计的,未来仅有20%左右的5G设施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讯,而80%将用于物与物、物与人的连接,即物联网。那些曾受限于传统移动通信,无法施展拳脚的服务应用,都可以在5G下获得实践。


图片


从需求层次来看,物联网首先是满足对物品的识别及信息读取的需求,其次是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传输和共享,随后是联网物体随着量级增长带来的系统管理和信息数据分析,最后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模式,实现万物互联。


因此,未来的物联网市场将朝向细分化、差异化和定制化方向改变,连接数规模预计将近十万亿。同时,流量的增长将极大地触发数据应用的规模化爆发,这也为依托于大数据资源进行智能决策的物联网应用,挖掘了更多的用武之地。




 二、5G+云+大数据+AI 


让5G具备AI能力,实现5G云能力的普惠化




万物皆为终端。它们产生的海量数据,通过5G网络,可以传递到云端的数据中心。借助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,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储存、分析和计算;还可以引入AI人工智能,通过强大的算力和算法,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,挖掘出更多的价值。同时,云端和AI,也可以通过5G网络,对终端下达指令,进行精准控制、协同管理。


图片


未来“5G+云+AI”将成为适配不同行业领域的定制模式,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巨大的商机所在。图片


诸如智能家居、智能电网、智能农业等IoT类场景,以5G实现高密度连接,以AI算法和算力实现自动化流程。又如在一些工业自动化场景中,客户需要精确地控制一些工业设备来完成各个零件的组合和装配,这都需要5G+云+AI进行定制化的能力适配,从而释放更大的产业价值,并加速元宇宙的到来!



 三、5G+MEC 


MEC边缘云:5G行业应用的催熟剂




5G,不仅实现了数据的流动,也实现了算力的流动。伴随5G出现的移动边缘计算(MEC)技术,其实就是将部分算力资源下沉,可以满足时延等方面的更苛刻需求。通过在无线接入网络的边缘节点处部署具备计算、存储和通信能力的服务应用平台,MEC能够有效处理终端用户的高时效性业务需求,大幅度缩短端到端时延,并解决核心网络的数据流量瓶颈等相关问题。


图片


MEC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,包括智能视频加速、监控视频流分析、VR/AR、密集计算辅助、企业专网应用、车联网以及网关服务等;从目标群体的角度可以分为2B类应用和2C类应用,前者针对企业园区场景的本地化业务需求,后者主要关注如何通过云边能力协同来改善用户体验。


未来,只有运营商与厂商以及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创造5G MEC开放环境,形成产业链合力,打造共创共赢的MEC边缘生态,才能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,从而释放边缘计算的长期潜力,持续推进产业发展。




 四、5G+北斗 


相互赋能,充分释放“快、准”定位能力



5G解决数据高速传输问题,北斗解决时间空间高精度问题。图片其中,5G的优势在于“快”,传输快,最高达10Gbit/s,下载一部电影只需要一秒钟,是4G的100倍,同时延时低于1毫秒,4G为30-70毫秒。而北斗的优势在于“准”,全球定位精度可达5至10米,授时精度可达10到20纳秒,服务可用性优于99%。


图片


在5G与北斗相互赋能方面:对北斗来说,5G的高速率、大容量,可以稳定传输北斗地基增强时空位置修正信号,使得北斗的时空精度更高;对5G来说,北斗有感知、认知时空位置的功能,使所有信息能从生成开始,就能够给它进行时空位置定位,使得它在网络上的活动或者在网络上什么地方驻留、待多久的时空轨迹都能知道。


例如本次北京冬奥会上,由中国首创的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就结合了北斗精准定位功能与5G高速传送特性,在运动员易出现犯规行为的地段“布控”,每15秒钟回传比赛视频,更好地帮助裁判执裁比赛。


在下一篇中,我们将探讨元宇宙背景下,5G与数字孪生、AR/VR、8K、区块链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。敬请继续关注!